大多数人都认为,肾病只与饮食不健康、熬夜、抽烟喝酒等生活习惯有关,所以只要管理好这些方面,肾脏就不会出问题。
事实真的如此吗?那大家可就把肾病想得太简单了,有一种肾病偏偏与环境污染息息相关,即膜性肾病。
膜性肾病,又称膜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特点是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弥漫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伴基底膜弥漫增厚,临床以肾病综合征或无症状性蛋白尿为主要表现。
有些人可能会想:我没怎么听过膜性肾病啊,患病人数应该不多,没关系,不会轮到我患病的。
可经过数据统计,膜性肾病在近11年内正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成为发病率增长最快的肾小球疾病,隐约有超过IgA肾病的趋势。难道这还不值得大家保持警惕?
那膜性肾病的患病因素是什么呢?一般认为膜性肾病病因为免疫性疾病、感染、药物等,可近日研究却表明,我国膜性肾病的高发和环境污染有关。
研究表明,长期的PM2.5暴露与发生膜性肾病的风险具有正相关性,PM2.5增长较多的地区,膜性肾病的发病率增长也较高,具体表现为PM2.5浓度每增加10ug/m3,膜性肾病的概率就会增加14%。
研究还表明,空气里的PM2.5不仅可以导致呼吸性疾病,还可以通过扰乱免疫系统造成像肾脏这样的远端器官的损伤和病变。
虽然迄今为止还未有证据证实环境污染会诱发膜性肾病以外的其他肾病,但环境污染的普遍损害机制提示一定存在其他方面的肾损害。
总之,无论环境污染是否会导致其它肾病,它对身体尤其是肾脏造成的伤害都是不可否认的。
所以无论是肾友还是健康人群,在污染天气都应该做到:减少外出、在家时关好门窗、外出时戴好口罩,降低膜性肾病发病率,保护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