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属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临床多表现为尿少、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及疲乏,厌食,恶心,腰痛等全身反应。本病与中医的水肿病证较为相似。
中医将其病因病机概括为外邪侵袭,或饮食劳倦,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终致水液代谢障碍而形成本病。临床上水肿可分阴水和阳水两类。阳水多因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而引起,起病较急,病程较短;阴水则多由于脾虚失于健运,或肾虚不能主水而形成,起病较缓,病程较长。
[临床常见证型]
1、阳水
症见:水肿多从头面眼睑开始,皮色润泽,口渴,面赤,便秘,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2、阴水
症见:水肿多自下肢开始,皮色淡白或晦暗,口淡不渴,便溏,舌淡苔滑,脉沉迟。
兼食少腹胀,便溏者,多为脾虚;兼腰膝酸软者,多属肾虚。
[膳食原则]
1、以低盐(每日不多于3克,水肿较甚者,可采用无盐饮食),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尤其有水肿及高血压的患者。
2、水肿严重而尿少着,应根据尿量的多少而决定饮水量。
3、病情好转之时,切忌暴饮暴食,及过食肥甘之品。因水肿患者,大多有脾胃运化功能障碍,若饮食不慎,往往易导致病情反复。
4、忌食辛香燥烈之品,如辣椒、葱姜蒜等。
[食疗常用方剂及配制]
1、赤豆粥
赤小豆克,扁豆20克,共煮粥,加白糖少许,经常食用。可补益脾肾,利水消肿。用于治疗慢性肾炎之浮肿,小便不利,尿中脓血。
2、黄芪红枣粥
黄芪30—60克,大枣10枚,粳米克。
黄芪水煎取汁,与大枣、粳米共煮为粥。可用于慢性肾炎属脾胃气虚者。
3、鸭粥(《肘后备急方》)
青头公鸭1只,粳米克,葱白3根。
鸭子去毛除内脏,洗净切成小丁状,加水适量煮至烂熟,再与粳米、葱白一并煮粥。可用于脾阳不振所致的水肿反复发作,腰以下为甚,食少腹胀,脘痞,面色萎黄,大便溏薄,小便短少,舌淡苔滑等。
4、鲤鱼汁粥(《本草纲目》)
鲤鱼—0克,糯米克。
鲤鱼去鳞,除肠杂,洗净,煮汤,待熟后,取汤汁与粳米同煮粥,食肉喝粥。用于脾虚,脾不健运所致的水肿。
5、黄芪苡仁赤豆粥
黄芪、苡仁、粳米各30克,赤小豆15克,鸡内金(研粉)、陈皮各10克。
黄芪、陈皮水煎去渣取汁,加苡仁、赤小豆,文火煮半小时后,又放入鸡内金、粳米,煮熟成粥。可健脾助消化,利水消肿,用于慢性肾炎引起的水肿及蛋白尿。
6、蚕豆糖浆
陈蚕豆(带壳)克,红糖适量。
二者加水适量,文火煎煮取浓汁,晨起空腹时服食,分6天服完,可健脾利湿,消肿,用于慢性肾炎属脾肾不足之水肿,小便不利。
7、红黑二豆玉米须汤
赤小豆、黑豆各60克,玉米须30—50克。
玉米须水煎30分钟,去渣取汁,与红黑二豆加水同煎至豆熟,加白糖少许,服食。适宜于慢性肾炎之脾肾虚弱证。
8、黄芪饮
黄芪50克,水煎服。可利尿消肿,消除尿蛋白。
注意:湿热内盛的患者慎用或禁用。
9、瓜皮饮
冬瓜皮、西瓜皮、苡仁各30克,水煎服。可健脾而利水消肿,用于治疗急性肾炎之浮肿,小便不利。
10、冬瓜汤
冬瓜克,砂仁15—20克,煮汤食用。可温补脾肾,利尿消肿。用于治疗慢性肾炎之脾肾阳虚证。
11、赤豆鲤鱼汤
赤小豆60克,鲤鱼克。
鲤鱼去鳞,剖腹净膛,洗净,与赤小豆共煮汤,放入适量调味品即可。适宜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而见水肿,小便短少,困倦乏力,食少纳呆,腹胀,苔腻脉沉。
12、蚕豆粥
蚕豆、粳米各60克,蜂蜜适量。
蚕豆研粉,与粳米共煮粥,加蜂蜜适量,和匀,服食。可健脾益气,利水消肿。用于阴水属脾虚者。
13、大蒜鸭(《慢性肾炎的饮食指南》)
绿头鸭1只,大蒜30—40克。
大蒜去皮切为两半;鸭子剖腹去肠杂,洗净,将大蒜放入腹内,用线缝合,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煮至烂熟,加白糖少许即可。可利水消肿,用于慢性肾炎所致的水肿久治不愈。
更多精彩
?在伴有白蛋白尿的情况下,慢性肾病能增加血管疾病的出血
?怎么日常生活减少肌酐预防肾炎尿毒症?做好这六点
?慢性肾炎试试“丢蛋白,忌蛋白”
莫塔什特西迪斯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