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的始末期阶段,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尿毒症发病的大国,保守估计尿毒症的患者数应该在百万人以上。
为什么会得尿毒症?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尿毒症?
受访专家:医院/昆明医院副院长赵永恒教授
什么是尿毒症?
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晚期表现。指慢性肾功能不全时由于肾脏功能下降,人体不能通过肾脏产生尿液,使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毒素及过多的水分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引起身体损害。目前多采用终末期肾衰竭(或终末期肾脏病)这一名词来反映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晚期阶段。尿毒症是肾功能丧失后,机体内部生化过程紊乱而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的综合症,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有害物质积累引起的中毒和肾脏激素合成分泌减少导致的异常,如贫血和骨病。早期最常见的反应为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进入晚期尿毒症阶段后,全身系统都会受累,出现心力衰竭、精神异常、昏迷等严重情况,可危及生命。
尿毒症是不治之症吗?
很多人认为得了尿毒症,就等于被判了“死刑”,这是绝对错误的想法。虽然尿毒症不可逆转,尚无治愈的方法,但尿毒症绝对不是不治之症。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肾脏的替代治疗逐渐成熟完善,挽救了大批尿毒症患者,他们不仅能够很好的延续生命,还能有较高的生活质量。一部分条件适宜的患者还可以进行肾脏移植术,移植成功后可以和健康人一样高质量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国治疗尿毒症患者的透析技术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透析患者生存期超过20年的大有人在。所以尿毒症并不可怕,若不幸得了尿毒症,应该坦然面对,积极配合治疗。
尿毒症早期有哪些表现?
我们的肾脏有强大的潜在代偿能力的器官,因而当肾脏疾病进展、肾功能减退时,仍能承担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使患者对病情麻痹大意。随着肾脏损坏日渐增多,代偿能力逐渐衰减,最后不胜负荷失去代偿能力,大量含氮代谢产物及其他毒性物质的体内蓄积,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紊乱,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被破坏。尿毒症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较长的逐渐加重的过程,尽管病程有时颇为隐匿,但仍有不少“蛛丝马迹”可以寻找,患者应重视某些症状的出现。
早期的常见症状①困倦、乏力:这可能是很早的表现,但最容易被忽略。因为引起困倦、乏力的原因的确太多了。尤其是年轻患者,大多将之归咎于工作紧张和劳累,若稍加休息而症状好转,则更易被忽视;
②面色苍白或泛黄:这是由于贫血所致,由于这种表现发生和发展十分缓慢,因而难以表现;
③浮肿:这是一个比较容易觉察的现象。早期仅在脚踝及眼睑部浮肿,休息后消失,若发展到持续性或全身性浮肿时,则病情已较严重;
④尿量改变:夜尿增多,尿清;
⑤高血压:因为肾脏有排钠、排水的功能,肾功能受损时体内会发生钠和水的潴留,另外,此时肾脏会分泌一些升高血压的物质。因此,尿毒症患者早期会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若有高血压加之凝血机制差易致鼻或齿龈出血,要引起注意;
⑥胃口不佳:这是由于尿毒症潴留,影响消化功能所致,往往是尿毒症最早最突出的表现。
⑦月经不规则;
⑧容易感冒;
⑨皮肤瘙痒;
⑩口气的改变,有尿氨味。提问Q为什么糖尿病、高血压和肾脏疾病容易引起尿毒症呢?
A尿毒症通常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基础上,是肾功能损害进行性恶化的结果。那么凡是可以导致肾功能不全或肾功能损害的疾病或损伤,如果未能有效治疗,持续进展,都会最终出现尿毒症。常见的病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类是原发的肾脏疾病:这是导致尿毒症发生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原因,包括各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尿路梗阻(双侧输尿管结石、肾结石、尿路狭窄、膀胱癌、前列腺肥大)、肾血管疾病、遗传性肾病、肾肿瘤等。
第二类是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慢性肾脏感染性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先天性肾脏疾病,如先天性肾小管功能障碍、遗传性成人多囊肾以及遗传性肾炎等,都可引起尿毒症。其中,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继发性肾病类型,是此类因素导致慢性肾衰竭发生的主要原因。
第三类是药物性肾损伤导致的尿毒症发生:凡药三分毒,包括肾毒性的抗生素、部分抗炎药、医用造影剂、抗肿瘤药物以及部分中药等,所以,在服用药物之前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会看说明书,避免服药造成肾脏损伤。这里特别强调一下中成药中龙胆泻肝丸,在我的临床工作中,发现有一部分患者是长期服用这类药物出现肾功能损害进而发展到尿毒症的。目前研究发现近50种中药对肾脏有毒性。
Q对于尿毒症这类疾病如何预防和如何保健呢?
A第一要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
①保持身体健康:平时要注意预防感冒及各种感染,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增强自身体质,防止各种急、慢性肾炎的发生;
②日常生活:讲究个人卫生,多多饮水,并预防尿路感染;
③科学合理膳食:饮食要多食清淡素食,少食辛辣油腻的食物,饮食保持低盐、低脂。平时少饮酒、少吸烟,积极预防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发生。第二要积极预防、治疗慢性肾病,包括刚才提到的各类肾炎、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等疾病,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控制好血压;糖尿病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要控制好血糖。
已经患了肾病的患者应注意及时改善贫血;避免用肾毒性药物,包括西药和中药。一旦出现肾功能不全,应该注意劳逸结合,重休息。人劳累后体内代谢产物增多,增加肾脏工作量,可使病情加重。
来源:云南省健康教育所《健康生活》栏目
云南防艾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