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球菌脑膜炎感染是AIDS患者就诊和死亡得知护理原因。近年来,全球艾滋病疫情不断蔓延,隐球菌脑膜炎的发病率也随之而呈现上升趋势。但目前临床上对于AIDS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并未形成完善的护理体系,这也是护理工作的重大挑战。
”1.病情的监测入院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血压、脉搏、呼吸、瞳孔变化等,确定患者头痛部位、性质、发作症状。20%甘露醇降低颅内压、脑室穿刺引流。帮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保持大便通畅,呼吸道通畅。发热、呕吐、口腔感染是AIDS患者常见的问题。隐球菌感染后呕吐呈喷射状,注意鉴别。神志模糊者出现呕吐时,将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一般发热者温度常超过38℃,及时物理降温,酒精擦浴,冰袋、冰帽降温,并叮嘱患者多饮水,静脉补液以免水电解质紊乱。必要时使用退热药。口腔真菌感染患者给予5%碳酸氢钠溶液漱口,保证口腔卫生。
2.腰椎穿刺护理腰椎穿刺是隐球菌感染的重要手段,也是了解颅内高压最直接的方法。行腰椎穿刺前需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穿刺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要求患者排空大小便,卧床休息。穿刺时协助患者摆放正确的体位,穿刺完成后去枕平卧4~6h,严禁坐起。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伤口变化、生命体征及止痛活动。有渗血时立即报告医生并更换辅料。腰椎穿刺引流可有效降低颅内压,严格掌握引流速度,以10ml/h为宜,以免过快造成脑疝。
用药护理 服药初期为患者开展同伴教育和用药咨询,给患者发放简明易懂的用药宣传手册,叮嘱患者可将药物随身携带,提高用药依从性。艾滋病患者常存在电解质紊乱显效,需长时间输液。而隐球菌脑膜炎也需长期静脉给药,故而必须做好静脉穿刺护理。做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点尽量选择管径粗、位置表浅的静脉,一次到位,避免反复穿刺破坏静脉内膜,或引起出血和感染。保持导管的完整,防止液体外渗引起静脉炎或损伤周围组织。出现机械性静脉炎者,立即停止输液,局部热敷上药,并重新选择穿刺部位。血栓性静脉炎者停止输液,局部热敷。抗菌药主要采用两性霉素,但毒性较大。治疗前要与患者充分沟通,取得患者配合。避光输液,掌握正确的输液速度,告知患者不可随意调节滴速,以免出现寒战、恶心、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并予以保肝药,碱化尿液,减轻副作用.
4.心理护理从入院初期立即对患者辅以心理指导,根据患者自身特点制定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动态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从始至终,要引导社会和家庭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怀,积极维护患者的自尊,给予足够的精神支持,提高患者的承受能力。调节家属情绪和认知,与家属共同协调患者的社会关系,促进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消除错误的心理状态,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
跟踪随访
AIDS治疗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护士要及时随访,与患者保持密切关系。调查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近期症状变化,也可督促患者正确用药。同时护士积极寻求家属支持,帮助患者维持治疗。
吴嘉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