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有诸多不易被发现的细节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容易由其他诸多病症引发,潜在着众多危险因素。
1埋伏:与高血压协同作恶,后患无穷
高血压容易引起慢性肾脏病。肾脏的血管好比一根橡皮筋,它需要一点弹力。患者血压升高以后,肾脏的血管就会承受更多的压力。如果血压持续偏高,这条“橡皮筋”就会拉得很紧;长期如此,血管就会硬化,最后导致肾脏也随之硬化。如果患者身体肥胖,大量的脂肪将肾脏紧紧地包裹起来,造成脂肪积压,就会引起肾脏血液循环不良,早期可导致肾小球硬化,后期则可使肾脏出现衰竭、萎缩而导致尿毒症。
2埋伏:与糖尿病狼狈为奸,作恶多端
糖尿病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就是糖尿病肾病。在尿毒症透析患者中,糖尿病肾病占有较大的比例,可见其对肾脏损害的普遍性。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早期多无症状,血压可正常或偏高,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微克/分钟,此期叫做隐匿性肾病(或早期肾病),如能积极控制高血压及高血糖,病变可望好转;如控制不良,随病情的进展可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肾病。
3埋伏:与高脂血症联手攻击,雪上加霜
高脂血症患者常常会并发慢性肾病,引起肾脏损害的形态学改变,使肾脏脂肪含量增加、重量增加、体积增大;组织学检查可发现患者肾小管、肾小球的基底膜常有明显的脂肪沉积,肾小球也变得肥大,从而导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4埋伏:与高尿酸血症秘密会晤,落井下石
痛风非常容易引发高尿酸血症,导致肾实质性病变和尿酸石形成,出现少量蛋白尿,并可伴有轻度浮肿、中度良性高血压、夜尿增多等症状;其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素氮升高。病情常缓慢发展导致肾功能不全而威胁生命。
5埋伏:药物性肾损害浮出水面,害人不浅
药物性肾损害是由于不同种类的药物对肾实质的损害,特别是小管间质的损害,例如氨基糖苷类、镇痛药引起的肾损害及某些中药引起的马兜铃酸肾病等。
6埋伏:与隐匿性肾炎极力伪装,难见面目
隐匿性肾炎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突出特点是患者没有任何临床自觉症状,只是尿常规检验不正常,如尿蛋白试验阳性,尿潜血试验阳性,持续或反复出现的镜下血尿,相差显微镜检查可见大量畸形红细胞等。若进行肾脏穿刺检查,可发现肾脏组织结构上的病理改变。
应对方式:体检+自检
首先,要定期地做尿常规检查。以便使患有隐匿性肾炎的患者能够得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其次,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是:如果小便后溅起泡沫很多,有如啤酒或洗衣粉水似的,且泡沫经久不散,那就有可能是蛋白尿的信号;如果小便的颜色有如洗肉水或者茶水色,那就是肉眼血尿。医院检查,特别是家族中已有肾病患者的,提高警觉更属必不可少。
医院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医院肾脏病院
■肾内一科主任:杨飞龙
■科室主治方向:肾功能不全
高血压肾损伤
■肾内二科主任:刘春生
■科室主治方向:肾病综合征
紫癜性肾炎
■肾内三科主任:赵玉强
■科室主治方向:肾小球肾炎
糖尿病肾病
■肾内五科主任:张进
■科室主治方向:小儿肾病
风湿免疫
狼疮性肾炎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