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想要远离并发症,要做到五项达标!面对糖尿病,心理要镇定,实现五达标,照样能长命。嘎嘎~诗其实说的很简单,有了糖尿病不要怕,心态要好,只要控制得五项达标了,照样也能活到九十九~那五项到底是哪几项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体重达标标准体重(kg)=身高(cm)-
腰围
男性<二尺七(90cm)
女性<二尺四(80cm)
体质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
中年<24(超重)
老年<28(肥胖)
控制体重的方法主要有:1、根据自己每天所需的热量合理安排饮食,控制食物摄入量。多食全谷类及纤维素食品,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不应采取低糖高脂饮食。
2、增强运动。运动不仅能减少脂肪,还能强身健体。从事体力活动也是控制体重的重要手段之一。
3、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如果能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少吃、多动、放松精神,就能很好地控制体重,远离肥胖的困扰。
二、血糖达标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毫克/分升)
餐后2h血糖<10.0()
糖化血红蛋白<7.0
糖友饮食原则:1、每天不少于1斤青菜;
2、每餐2两主食(实际根据自己的体重指数和活动量适当加减);3、每天3两水果,指桔子、苹果、梨等,空腹血糖10以上暂不吃水果;
4、每天20克油脂,以植物油为主;
5、每天5份蛋白质,包括1两鱼、1两肉、1个鸡蛋、1袋奶和1份豆制品。合并肾病的人不要吃豆制品,其他蛋白质也要酌情减少;
6、每天6克盐;
7、每天7杯水,但有浮肿的要减少喝水的量。
三、血脂达标甘油三脂<1.5()毫摩尔/升(毫克/分升)
胆固醇<4.5()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2.5()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1.1(44)
高血糖高血脂的饮食:合理的饮食与生活方式对预防高血糖高血脂有着重要的意义。高血糖高血脂的患者,药物治疗无明显改善时,可以通过调节饮食结构来改善,下列食物可有效降低血糖血脂。
●豆制品
豆制品中不含胆固醇,含有的植物固醇能阻止肠道吸收食物中的胆固醇;含有的卵磷脂能使胆固醇不致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硬化;含有的大豆蛋白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因此,常吃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对降低血脂很有益处。
●黑木耳、香菇
黑木耳有抗血小板凝集、降低血脂和阻止血胆固醇沉积的作用;香菇有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降血压、降血脂作用,并能降低肝脏中的脂肪和胆固醇折含量。
●荞麦、燕麦、大麦
荞麦、燕麦、大麦中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纤维,可抑制小肠对胆固醇的吸收与代谢,降低血胆固醇水平。
●大蒜、洋葱
大蒜有舒张血管、抗血小板凝集和阻止胆固醇的生物合成作用,并兼有杀菌解毒的作用。洋葱有降血脂和抗动脉硬化的作用,对高血压患者还有降血压作用。
●鱼
尤其是海鱼,降脂作用更好。日本人患高血脂和冠心病的较少,据称与他们喜食海鱼有关;生活在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因大量食用海鱼,竟然无人患冠心病。
●其他
如玉米、土豆、绿茶、牛奶、南瓜、黄瓜、茄子、苹果等也都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还要注意烹调中多用植物油,少用或不用动物油。
四、血压达标年龄</80毫米汞柱
年龄>/90毫米汞柱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原则控制总热量的摄入,维持标准体重。
●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65%。主食多选用不易升高血糖的全谷类和粗粮等食物,如全麦粉、荞麦、燕麦、玉米等。
●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2%~18%,其中富含优质蛋白质的瘦肉、鱼、蛋、奶应占50%左右。
●不吃肥禽、肥肉及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不用烟熏、油煎、油炸的烹调方法。有条件的话,可食用橄榄油、茶油等高油酸油脂。
●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日蔬菜的摄入量应不少于克。
●吃不吃水果要根据患者的尿糖和血糖的控制情况灵活掌握,尿糖不超过3个加号,空腹血糖不超过11毫摩尔/升,又无酮症酸中毒的患者,可以少量吃些水果。
●饮食应少盐、清淡。不要吃用盐腌渍过的食物。每日盐的摄入量应不超过5克。
●尽量不喝酒或少量饮酒。
●避免食用含盐量高的食物。比如盐腌制品、熏干制品、咸菜、酱菜等;比萨、薯条等;鱼、肉、蔬菜、水果等罐头制品;香肠、火腿等熟食。
●常吃些虾皮、奶及奶制品等富含钙质的食物,补充膳食钙质有益于降血糖和降血压。
五、血液流变学指标达标血黏度全血、血浆黏度不高
血沉不快
纤维蛋白原不浓
红细胞压积、变形性、聚集指数正常
北京医院内分泌科简介
内分泌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科室,共有临床医生15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4人。科室下设住院病区、专家门诊和血液透析室。住院病区设置普通病床50张、重症病床5张。
诊疗范围包括1型、2型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桥本氏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甲状腺结节)、肥胖症、骨质疏松、痛风、性腺、肾腺、甲状旁腺等。
专科特色:强调治疗方法的多样化和针对性,善于将中医的内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配合西医治疗,优势互补,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中医疗法有口服药(汤剂、片剂、丸剂、胶囊、冲剂等)、外用药、针灸、中药熏洗、穴位注射、穴位贴敷、中药直肠滴入等,在慢性肾炎、肾盂肾炎、难治性泌尿系感染、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尿毒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症、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以及甲状腺疾病等方面已形成了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同时我科围绕疾病特点,开设了糖尿病教育中心—“自我管理学校“、病区循环健康教育讲堂、保健养生操、音乐疗法调节情绪等,提供中药养生茶饮、肾病及糖尿病膳食,还在铜川地区率先建立了营养专科门诊,为患者制定糖尿病食谱及个体化运动方案,可明显改善血压、血糖、血脂、肌酐、尿蛋白等多种指标,进一步保证诊疗效果。总之,科室始终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技术精湛、功能完善、环境舒适、服务一流的诊疗环境。我们是北京医院内分泌科,是一支严谨求实,锐意进取,朝气蓬勃的医疗团队。“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是我们团队的服务理念。
请持续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