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小蜀针对受访者反馈中,比较重视的项目和容易混淆的名词、指标进行梳理,快来对应你的体检报告看看吧!增生大多不会癌变可以理解为过度生长,良性的增生大多数不致命。如乳腺增生,大部分受检者查出乳腺增生是不需要药物治疗的,但最好定期进行复查,预防乳腺良性疾病发生恶变。结节突然变化要警惕结节符合两种情况需要定期检查:一是身上的结节,如在短期内大小、形状甚至颜色有较大的变化,或突然破溃;二是有癌症家族史的人出现结节。
如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但大多数结节为良性。随着医疗设备的升级和体检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被冠以“甲状腺结节患者”,其实,通过体检发现的结节发生率约为70%。
包块不疼的更危险包块属于非正常的组织,不痛不痒、没有症状的包块更危险,中老年人体检时发现包块,尤其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治疗。囊肿九成不会恶变体检报告中最常见的属肝囊肿,它也是较常见的肝良性疾病。大部分患者的肝囊肿均较小,不用担心,但同样也需要定期进行检查随访,每年做1-2次B超。息肉要看部位和大小结合受访者和以往资料显示,体检发现的息肉多为胆囊息肉。5mm以下的胆囊息肉几乎都是无关紧要的胆固醇息肉。5mm以上则有可能是相对危险的腺瘤息肉,需要定期复查。其他类型息肉如若体检时发现了,也会有不同处理要求,遵医嘱处理即可。这几个名词,常常让受检者产生恐慌、陷入焦虑,误判自己的健康情况,但实际并没有那么可怕。除名词外,让许多人一头雾水的还有各项指标。只看见+、-、↑、↓在报告单“上蹿下跳”,那么它们又代表什么呢?+:即阳性
-:即阴性↑:即高于正常范围↓:即低于正常范围那么结合体检常规项目,各项指标加上这些符号后,在“释放”什么信息?血常规
红细胞红细胞显示?,表示可能存在贫血情况,典型的表现为上楼气喘吁吁,脸色蜡黄。红细胞显示?,表示可能由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等疾病引起,会使得血液黏度增大,引起血液流通不畅。白细胞白细胞显示?,表示身体可能存在抵抗力差,造血功能障碍等,容易感冒、皮肤表面容易感染病。白细胞显示?,表示身体可能有炎症,如扁桃体炎、肺炎、阑尾炎等,如果白细胞超出过多或伴有出血、贫血等症状,则有可能与血液病有关,应做进一步检查。血小板血小板显示?,表示可能存在血小板生成减少、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等疾病,不可小觑,应尽早查明病因。血小板显示?,表示可能存在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等疾病,同样需要进一步检查,查明病因。尿常规
尿蛋白显示+,即阳性(正常情况为阴性),需引起重视,或因剧烈运动、妊娠期等引起,也可能存在泌尿系统感染、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尿酮体显示+,即阳性(正常情况为阴性),需判断是生理性或是病理性,过度饥饿、脱水、糖尿病等都有可能导致。当然也不用看到阳性就过度焦虑。采访过程中,上周刚刚拿到体检报告的袁先生就调侃道“因为疫情,拿到报告看到有阳性就感觉自己浑身都不舒服,下一秒仿佛就要确诊了。后来联系医生复查,结果只是虚惊一场。”“医生说我不是个例,很多人都会反应过度。大家对体检报告重视是好事,但是过度恐慌有碍于自己对健康情况的判断,甚至影响心理状态!”袁先生的经历让小蜀想起年的一则新闻:深圳一名48岁的女士因体检查出包块,在尚未确诊之前,因心理压力过大选择自杀。由此可见,读懂体检报告的重要性,以及拿到报告后理性对待的必要性。看完这篇解读,你读懂这些“健康信号”了吗?如果你有年度体检的习惯,可以拿出之前的体检报告,对比查看,观察自己各项指数的变化趋势,更有助于掌握身体情况。对待体检报告中的异常指数,既不要视而不见,也不要过分紧张,及时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好健康管理。仅剩数天,以一个健康的生理及心理状态迎接新年吧!End
图片来源于千库网,版权归千库网所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