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云南医》杂志社独家支持
第16期
小编语:随着医学检验技术发展,尿液常规检查已发展为尿液分析,在尿液分析中增加维生素C、细菌等检查项目用于辅助判断。尿液常规检查结果异常,应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医院就医,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福利专区:
①本期文章后留言尿液常规检查相关问题,专家进行专业解答
②下期名医是谁?本期预告让您早知道
本期内容:尿液异常,应及时就医
专家:医院主任医师硕导罗惠民
专家介绍:
罗惠民,男,汉族,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年4月出生。
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云南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委员。
年9月至年7月在昆明医学院医学系学习,获学士学位,年8月至年2医院肾内科进修学习。
年7月于昆明医学院毕业后到医院长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年从事肾脏内科专业工作,医院率先开展经皮穿刺肾活检工作,创建医院肾脏病理及免疫病理检查体系,现累积完成例患者经皮穿刺肾活检及肾脏病理学检查。
擅长诊治:肾脏病理与肾小球疾病诊治;慢性肾脏病诊治及管理;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治疗。
坐诊时间:每周四全天
坐诊地点:医院二号门诊楼四楼8诊室
问:尿常规检查单上“+”代表什么意思?
罗惠民:尿液常规的改变在临床上常常是反映肾脏疾病的“窗口”,透过这一“窗口”可以窥视肾脏疾病的改变。在一张尿常规化验单上,如果一些项目后面记录为“+”(或++~++++,表示程度不同),在医学上称谓阳性结果。
相反,“—”称为阴性结果。阳性结果表明异常,可能是泌尿系统疾病的标志,具体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由临床医师或专科医师评估。
尿液常规报告有白细胞+~++++,多提示泌尿系统感染;
红细胞+~++++,多见于各种类型肾炎、
泌尿系结石、
感染、
肿瘤、
结核等;
尿液中检出有管型,多见于各种类型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合征、
急性肾盂肾炎。
问:看尿液,能够看出身体的哪些信息?
罗惠民:刚排出的尿液一般为透明,
清亮,
颜色淡黄,
尿液中的颜色受食物、饮水量影响。
若刚排出的尿液浑浊、或呈“米汤样”颜色,
多见于泌尿系感染、
结核、
丝虫病、
肾盂淋巴瘘。
问:尿比重和肾功能有什么关系?
罗惠民:尿比重(尿液和水的密度之比,又称SG)参考值为1.~1.,
该项目容易受年龄、
气温、
饮食、
饮水、
运动、
劳动强度、
出汗等较多因素影响;反映肾脏的浓缩-稀释功能。
随意尿测定,尿中蛋白质及葡萄糖阴性时,比重≥1.,表明肾脏浓缩功能正常;
比重固定为1.,称为等张尿,提示肾脏浓缩-稀释功能降低。
比重值过高可见于糖尿病、脱水/发热等,
比重值过低见于急性肾衰竭多尿期、
慢性间质性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衰竭、
精神性多饮多尿等。
问:尿液有酸碱度吗?酸碱度异常易引发身体哪些疾病?
罗惠民:酸碱度(pH)参考值为5.0-7.0,正常人该项目受食物影响。尿酸碱度取决于食物种类、服用药物及部分肾脏疾病影响。
酸碱度过高可见于呕吐、
呼吸性或代谢性碱中毒、
服用碳酸氢钠、
细菌感染、
肾小管酸中毒等;
酸碱度过低可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腹泻、
脱水、
痛风、
高蛋白饮食、
服用某些酸性药物,如氯化铵、维生素C等。
问:爱吃肉的人容易患尿蛋白质吗?
罗惠民:尿液蛋白质(pro)正常为阴性(—),该项目是肾脏疾病诊断、
治疗效果、
预后观察重要指标。
正常人一般无尿蛋白或仅有微量。
但发热、
运动、
摄入过多肉类、
高嘌呤类食物、
部分体位改变等可出现一过性蛋白尿,需追踪复查、评价。
尿蛋白阳性多见于各种类型肾小球肾炎,
(如急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合征、
狼疮性肾炎),
糖尿病,
高血压等所导致的肾脏损伤。
问:尿液中的葡萄糖是什么意思?反映的是人体的什么健康状态?
罗惠民:尿液中的葡萄糖(GLU)正常为阴性(—),该项目反映人体葡萄糖代谢的状态,正常人如短时间内食服含糖较多食物或糖类、运动后、妊娠期可发生一过性尿糖增高(阳性);
尿液中维生素C及阿司匹林会影响尿糖的检测,出现假阳性改变。尿糖阳性多见于糖尿病患者,宜进行血糖化验;如果血糖正常,而尿糖阳性,提示为肾性糖尿,见于肾糖阈降低、慢性间质性肾炎等,应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确定。
问:引起尿酮体波动的因素有些什么?都反映了人体的什么健康状态?
罗惠民:尿酮体(KET)正常为阴性(—),正常人饥饿时可一过性阳性;呕吐、
妊娠呕吐、
腹泻、
脱水、
脂肪摄入过多时亦可一过性阳性;
糖尿病患者尿酮体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时可发生昏迷,需要专科医师积极治疗。
问:尿潜血或尿隐血反映的是人体的什么健康状态?
罗惠民:尿潜血或尿隐血(OB、ERY);正常为阴性(—),该项指标为筛查指标,尿潜血(隐血)阳性影响因素较多,可出现较多假阳性,不能仅凭该项指标说明是血尿或尿中红细胞增高;但可见于横纹肌溶解症、溶血或肌红蛋白尿时,需要临床医师结合临床表现评估。
问:什么是尿亚硝酸盐?
罗惠民:尿亚硝酸盐(NIT)指标为尿路感染筛查指标,正常为阴性(—),尿液标本留取放置时间过长可出现假阳性;尿亚硝酸盐阳性时需结合有无尿路感染临床表现及尿液细菌学检测评价。
问:什么是尿白细胞脂酶?
罗惠民:尿白细胞脂酶(LEU)指标为尿路感染筛查指标,正常为阴性(—),尿白细胞脂酶阳性影响因素较多,可出现较多假阳性,不能仅凭该指标说明是泌尿系感染,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评价。
问:什么是尿胆原?
罗惠民:尿胆原(URO)指标与泌尿系统疾病无关系,是反映肝、胆疾病所致黄疸有关,正常值为0.1~1.0,尿胆原增高时需结合临床表现及肝功能检测评价。
问:尿胆红素反映的是人体的什么健康状态?
罗惠民:尿胆红素(BIL)正常为阴性(—),该项指标与泌尿系统疾病无关系。与反映肝、胆疾病所致黄疸有关,见于肝细胞性或梗阻性黄疸,需结合临床表现及血液中胆红素的检测评价;尿胆红素有时可出现假阳性。
问:什么情况下会导致尿红细胞异常?哪些人是尿红细胞高发人群?
罗惠民:尿红细胞(RBC)正常为0-3/HP,正常人一般尿红细胞无增高,根据尿液颜色改变,尿红细胞增高尿液外观可表现为镜下血尿(尿液外观无异常,但显微镜下检查尿中红细胞增高)和肉眼血尿(尿液外观呈现茶水颜色样、洗肉水样颜色或鲜红色不等,可伴有血丝、血块)。
但发热、
运动、
某些药物、
部分体位改变等可出现一过性尿红细胞增高,
需追踪复查、评价。
尿红细胞增高多见于各种类型肾小球肾炎
(如急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合征、
狼疮性肾炎等),
泌尿系感染,
结核,
结石,
肿瘤,
外伤等。
引起血尿的病因较多,应向专科医师咨询、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评估。
问:什么情况下尿白细胞会增高?
罗惠民:尿白细胞(WBC)尿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泌尿系感染性疾病、结核、结石;正常为0-5/HP,正常人一般尿白细胞无增高。此外,急、慢性间质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疾病尿中白细胞可增高,应向专科医师咨询、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评估。
问:为什么女性容易发生尿液上皮细胞增多?
罗惠民:正常人尿液中可有少量来自于膀胱、尿道的脱落上皮细胞;女性容易发生阴道分泌物污染后尿液上皮细胞增多,应注意尿液标本收集不宜受到污染;
尿中上皮细胞增高可见于泌尿系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应根据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评价。
问:尿液管型有哪些种类?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尿液管型?
罗惠民:尿液管型(KLG)正常为阴性;尿液中管型根据形成管型的细胞及成分不同,
包括透明管型、
颗粒管型、
红细胞管型、
白细胞管型、
上皮细胞管型、
腊样管型。
正常人尿液浓缩、
剧烈运动、
发热、
心功能不全时可出现透明管型;部分可见于各种类型肾小球肾炎。
颗粒管型与尿液中蛋白质有关,
可见于各种类型急、
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合征、
狼疮性肾炎等肾小球疾病。
红细胞管型与尿中红细胞有关,
可见于各种类型急、
慢性肾小球肾炎、
狼疮性肾炎等肾小球疾病。
白细胞管型与尿中白细胞有关,
见于肾盂肾炎、
急性间质性肾炎。
上皮细胞管型常提示为肾小管病变。腊样管型见于部分慢性肾衰竭患者。
问:尿液结晶与什么有关?
罗惠民:尿液中结晶与饮水量、尿液酸碱度、环境温度及食物有关,部分正常人尿液可出现草酸盐、磷酸盐、尿酸盐结晶、药物结晶,一般无临床意义。
随着医学检验技术发展,尿液常规检查已发展为尿液分析,在尿液分析中增加维生素C、细菌等检查项目用于辅助判断。维生素C常常影响尿糖、尿潜血等检查项目,导致假阳性,因此,尿液常规检查结果异常,应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医院就医,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做科普知识宣传,不作为患者病情诊断依据,患者详细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需医院进行就诊和检查后,医生才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下期预告:心脑血管病,老人要重视
专家:医院主任医师博导金醒昉
下期专家介绍:
金醒昉,一级主任医师,受聘二级岗位,云岭名医,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老年疾病的临床、科研、教学35年,专长于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病的诊疗。
历任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主任,现任业务副院长。“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是云南省医师协会“老年病医师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会医学委员会智慧医疗专家委员会全国常委、云南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是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副主任及内科专业基地主任、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副主任、国家级干细胞临床实验备案机构副主任等。
作为“昆明市老年慢病研究科技创新团队”领衔人,深入进行老年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及参与了20余项国家级、云南省、国际合作专项及昆明市等科研项目。在近20年的研究中,率先开展“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老年脑梗死与热休克蛋白的相关性”系列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科研成果获云南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昆明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以上均为第一完成人。
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权威医学杂志发表文献40余篇,SCI收录论著6篇,分别发表于“CellStressChaperones”、“TheAmericanJournalofMedicine”、“Gene”、“GeneticsAndMolecularResearch”及“CellTissueBank”等,被包括"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在内的34种世界权威医学杂志引用共50次。
出诊时间:每周三上午8:00-12:00
出诊地点:医院门诊三楼
往期回顾(仅显示近10期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