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是人之常情,如果不是什么大病,花钱看看医生,吃些药,往往几天就好了,即使是麻烦的慢性病,我们知道病根在哪,只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对症用药,把病情控制好,心里至少有“底”。
生病时候最怕的是什么?就是——生病的你还不知道自己生病了!
有些疾病特征就是“无形杀手”,明明身体已经出问题了,却什么也感觉不到,到“真相大白”时才发现,已经回不去了……
慢性肾病,就属于“无形杀手”的一种。
就在今年,一位29岁的小伙,大家都叫他小刘,他在机械厂工作,在机械厂里是一个一线工人。
自从到机械厂上班以来,小刘经常会感到乏力,身体有时候会莫名地浮肿起来,由于小刘一心把精力都放在工作上,错认为这只是工作疲劳所带来的后果,也就没有在意。
直到有一天,小刘突然感到自己出现了严重的排尿困难,甚至连续两天都没有小便,脸色都被憋坏了,医院接受检查,很可惜,为时已晚……
医生告诉小刘,他得的是尿毒症,即慢性肾衰竭末期,这是肾脏功能的一种不可逆性的减退,除了手术换肾,别无他法!多么年轻的肾脏,不到30岁,就这样被毁掉了。
尿毒症大都由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痛风性肾病等基础病引起的,初期时身体几乎没有明显的症状,要预防尿毒症,就要时刻注意肾脏的健康状态,根据生活中的“蛛丝马迹”来评判肾脏的健康程度。
1
睡觉时出现四种表现
可能是肾脏出了毛病
1夜尿增多夜间上厕所是一件很令人纠结和头疼的问题,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我们都知道睡前要少喝水。
正常成年人夜间排尿次数为0~2次,尿量大约是毫升,是24小时总排量的1/4,在睡前没有大量喝水的情况下,如果排尿次数过多,就可能是肾脏出了毛病。
患肾功能不全的人,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减少,因而会导致泌尿增多的情况。
注意:老人和孕妇夜尿增多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必过于担心。
2尿液异常小便之后,不妨看看自己的尿液特征,尿液异常有三点:
一是出现泡沫尿:泡沫尿证明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多,尿液中有很多白色絮状物,或是尿液很混浊,这是肾功能异常的表现;
二是尿液异味严重:比如急进型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肾衰前期、尿毒症前期等等,都会出现排尿很黄,异味很大的现象;
三是尿液颜色异常:出现肉眼可见血尿,多见于肾结核、肾肿瘤、肾结石等疾病。
3失眠肾脏不好的人常会伴有失眠等症状,从西医角度来看,肾性贫血、皮肤瘙痒、以及肾病引发的焦虑等皆可影响睡眠质量,造成失眠;从中医角度来看,慢性肾病患者多由于身体虚弱,或着肾阴亏虚,导致阳不入阴继而引发失眠。
4水肿肾脏是人体代谢水分的器官,肾不好,水分就会蓄积。
若早晨起来时眼皮重得抬不起来,面部、手指或脚部发胀,腿部用力按压后出现凹陷,下午脚穿不进鞋子等细节,都是肾脏功能受损的表现。
案例中,小刘虽已发现身体有明显的水肿症状,但没有重视,错过了良好的治疗时机。
2
糖尿病,高血压可导致慢性肾病糖尿病对肾脏的影响非同小可,随着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与糖尿病相关的慢性肾病已悄然成为我国慢性肾病的“头号要犯”。
此外,随着年龄的增大,高血压肾病也折磨着很多中老年人,与糖尿病肾病合在一起,几乎占了我国肾病患者的“半壁江山”。
在我们的印象中,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是老年疾病,离年轻人似乎还很远,可我们看看酿成这两种病主要原因有哪些:饮食结构失衡(饮食不节、大鱼大肉、高盐重口味)、宅家不运动、精神紧张、抽烟喝酒等等,这其实都是目前很多年轻人正在做着的事情。
年轻的身体经得起五次折腾、十次折腾、却经不起总是折腾,这些伤身的习惯一天不改,我们就有可能为肾病患病率做贡献。
除了不良生活习惯外,药物滥用和感染因素也是慢性肾病的重要诱因。比如长期、不恰当地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抗菌素、止痛片等西药;还有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等。
3
慢性肾脏病有哪些预防措施?1.清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减少盐类的摄入,以减少肾脏的负担,同时要戒烟戒酒;
2.多饮水,不憋尿,这是因为尿液在膀胱里留存太久容易繁殖细菌,并经由输尿管感染肾脏,及时排尿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3.多种药物,化学毒物可以损害肾脏功能,比如大量服用止痛药,长期,过量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广防己、马兜铃、天仙藤、关木通、青木香等)。
4.妇女怀孕前最好检查有没有肾脏病及肾功能异常的情况,如有相当程度的肾脏病,最好和医生沟通是否适合怀孕。
5.每年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同时做肾脏B超检查,了解疾病的家族史,以便于及时发现肾病,及早治疗。
注: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封面图来源于pixabay正版图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