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漏出蛋白与肾功能受损有直接关系,当肾小球受损后,导致体内滤过膜间隙增大,伴有大量尿蛋白漏出,从而形成了蛋白。因此,要想解决好尿蛋白问题,重点是改善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当肾小球受损超过50%时,这时肾功能是很难修复,因此,这也决定着体内的尿蛋白难以完全恢复,尿蛋白反复发作。
但是,并不是说所有尿蛋白不可能好转,这三种情况是个例外:
一:炎症反应初期--积极治疗能转阴
这个阶段肾受损处于炎症反应时期,积极服药消炎药物,不会造成肾小球的损伤,同时肾功能不会下降。因此一旦确诊病情,需积极治疗。
二:病理类型较轻的肾小球肾炎
不同病理类型的肾病患者伴有症状表现不同,有些病理类型轻的肾病,本身肾功能受损较轻,再加上症状轻微,蛋白尿治疗后也易恢复,如微小病变型肾病、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对激素敏感的膜性肾病等。
三: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
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早期症状表现,一旦肾功能恶化,通常会转化为大量尿蛋白,此时,需积极控制血糖稳定,以免加速肾脏损伤,加重蛋白尿。
因此,肾病治疗降低体内的尿蛋白,把握好这两点很关键:
一:早发现早治疗
肾病发展都存在这样的规律,治疗越晚,病情发展到最后阶段,治疗难度也会越大,治愈的机会也会更小,肾病也是不例外的。
二:避免感染
体内尿蛋白反复,多数与感染有关,比如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泌尿系统感染、口腔感染等等,解决感染问题,提高免疫力,抗病能力是关键。其实其他肾友也不用过于担心,原则上如果将尿蛋白定量持续控制在1g/d以下的话,对肾功能的影响就比较小了,也能大大降低肾衰竭的发生。
如果你有降蛋白、降肌酐等肾病方面的问题,可以扫码,帮助您解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