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又爱又恨的糖皮质激素
所谓糖皮质激素,就是老百姓谈之变色的“激素”。为何这样说呢?大夫:“亲,你这个病需要使用激素进行治疗。”患者:“不不不,坚决不用,这个药副作用听人说好大呀,会引起骨质疏松、消化性溃疡、肥胖、糖尿病……”大夫:“嘿!你说的真不错,还挺全面的哈!”患者:“既然副作用这么大,为何还要让我使用,附赠你两颗白眼珠子,哼!”大夫:“可是对于你的病情来说,使用激素真的很重要,也很有必要,因为……”是呀,每一位大夫都知道糖皮质激素有很大的副作用,为何还要推荐患者使用呢,尤其是在肾病科和风湿科,更是居家必备,物美价廉的“大王牌”。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糖皮质激素,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神秘物种吧。正常人的肾上腺每天大约会分泌10~20mg皮质醇(氢化可的松),称为糖皮质激素,具有脉冲式节律,其血液浓度在夜间睡眠时最低,入睡后3~5小时开始上升,清晨清醒后达到高峰,之后又开始逐渐下降。So,我们首先要认识到,糖皮质激素不仅仅是一种药物,首先,它自然存在于我们的身体之中。那么,既然我们身体中就存在天然的糖皮质激素,那为何人们还会谈之色变,不愿使用甚至拒绝使用呢?这是因为激素确实有比较多的副作用,在长期大剂量使用时更是容易出现。它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感染:激素具有强大的抑制免疫作用,因此对于免疫介导性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血管炎等等都有很好的疗效,但当使用剂量超过相当于泼尼松每日10mg或者累积剂量超过mg,导致患者的的免疫功能低下,感染几率明显增加,条件致病菌感染常见(也就是对正常人不致病的在人体正常存在的一些细菌引起的感染),病毒和真菌感染也增加;2、皮肤和软组织的不良反应,包括痤疮、紫纹、皮肤菲薄、伤口愈合延迟、脱发、多毛、满月脸、水牛背、四肢纤细等;3、眼睛的不良反应:白内障、青光眼等;4、水钠潴留:在用药早期可能水肿反而会加重;5、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可引起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发生高血压非常常见;6、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可增加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与非甾体类消炎药合用时发生率明显增加;7、肌肉的不良反应:可以导致肌病,表现为四肢近端肌肉进行性乏力、萎缩,下肢通常上肢表现更为严重,患者不能上下楼梯,甚至不能站立;8、骨质疏松:口服相当于≥7.5mg的泼尼松超过六个月以上者,每六个月需要检查一次骨密度:双能X线吸收法、CT或者MRI检查、股骨头坏死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患者中几率更高;9、血糖升高:原有糖尿病或者糖耐量异常者在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出现血糖进一步升高,从而需要调整降糖药物。原来血糖正常的患者在使用激素后出现糖尿病被称为类固醇性糖尿病,停药后血糖恢复正常;10、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表现为失眠、欣快感、焦躁,极少数患者出现抑郁;11、白细胞增多;12、生殖系统的不良反应:月经不调,男性及女性性生殖能力下降,在早孕妇女中使用,可能使胎儿发生腭裂的危险增加。宝宝怕怕,怎么这么多副作用,那不用不就好了!错!因为糖皮质激素有非常强大的抑制免疫应答、抗炎、抗休克、抗过敏的作用,而且,比起各种新型的免疫抑制药物,价格便宜,副作用也不见得就大得多,所以,在临床上目前仍然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我们肾脏疾病中为不可或缺的宝贝。但是,也鉴于它目前尚无法绝对避免的副作用,我们必须注意合理、正确的使用,最大限度降低不良反应。在使用时需要注意:1、严格掌握适应症;2、注意激素有明确的使用禁忌症,包括:严重的精神疾病(既往或现在)和癫痫、活动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新近胃肠吻合术后、较重的骨质疏松、严重糖尿病、严重的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妊娠初期、合并未控制的感染等;3、肾病患者服用激素治疗的原则是:足量、慢减、长期维持,也就是用药起始剂量要足,有效病例减量要缓慢,不可随意减量、随意停药;4、服药时间:尽量模拟生理性激素分泌周期服药,一天一次的话,一般早上8点服药,一天两次的话,可以早上服用总剂量的2/3,14:00~15:00服用总剂量的1/3;5、针对骨质疏松,适当的负重锻炼(每日半小时)有助于保持骨密度,服用糖皮质激素同时,口服骨化三醇0.5ug/d和碳酸钙mg每日三次,治疗一年,预防骨质疏松效果良好。所以,让人又爱又恨的糖皮质激素如同其他所有的药物一样,是一把双刃剑。亲爱的患者,对于糖皮质激素不要过度抗拒,但用药过程中一定要遵从医师的指导,将治疗作用最大化,副作用最小化。温馨提示
在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