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隐球菌病
?隐球菌是条件致病性深部真菌,易发于细胞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中,如HIV患者。
?是人类面临的一种严重的真菌病。据估计,年全球新发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例超过22万例,死亡人数超过18万人,占所有艾滋病相关死亡人数的15%,隐球菌脑膜炎后一年的死亡率从北美的10-30%到低收入国家的50%-%不等。
?最近的一次侵袭性酵母菌感染调查表明,隐球菌病已成为我国第二常见的侵袭性酵母菌感染(7.7%)。
?中国隐球菌病的最新文献综述,隐球菌病患者83.4%(/)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国台湾为(58.9%)、中国香港(67.4%)。
二
隐球菌的简介及特点
隐球菌属包括37个种,8个变种。引起人类感染的隐球菌病主要是新型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隐球菌属环境腐生菌,可从土壤和鸽粪中分离到,并被认为是人和动物最主要的传染源。
隐球菌的无性繁殖体为无菌丝的单芽孢酵母样菌。在体外为无荚膜或仅有小荚膜,进入人体后很快形成厚荚膜,有荚膜的隐球菌菌体直径明显增加,致病力明显增加。
三
隐球菌实验室检查
(一)镜检
菌体呈球形或椭球形,菌体较大,直径一般为4-10μm,格特隐球菌偶见针形或梭形菌体。墨汁染色可见菌体周围包裹有肥厚的荚膜,菌体可见多边芽殖,但无菌丝或假菌丝。交配时,可形成有锁状连接结构的双核菌丝,产生细长、不分隔的、末端膨大的担孢子多为肾型。
(二)培养特性
离心可疑临床标本后,取沉渣涂布于培养基上可提高培养阳性率,培养时间为4周。新型/格特隐球菌复合体在SDA培养基上表型类似,在25℃、37℃均可生长,但在30℃生长良好,菌落奶白色至棕黄色,粘稠、不透明、边缘完整。
(三)鉴别要点
(1)形态学特征是诊断新型/格特隐球菌复合体的关键,予印度墨汁染色后,新型隐球菌及格特隐球菌在镜下均可见明显的荚膜与球形菌体,无菌丝,假菌丝罕见。
(2)生理生化特征可帮助鉴定新型/格特隐球菌复合体,予咖啡酸试验3日内可见棕色色素产生,脲酶试验阳性;能同化蔗糖、麦芽糖、葡萄糖、半乳糖等,但不能同化乳糖,可与硝酸盐还原试验阴性的隐球菌鉴别;新型/格特隐球菌复合体能同化肌醇,可与红酵母相鉴别。
(3)分子鉴定是区分新型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及其基因型的可靠方法。
四
隐球菌病的药物治疗
目前,新型/格特隐球菌复合体对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等都敏感。近年来,新型/格特隐球菌复合体对抗真菌药敏感性的全球调查——ARTEMIS监测结果显示,约10%的新型隐球菌及格特隐球菌对氟康唑耐药,但对伏立康唑耐药率仅约3%。
目前临床上隐球菌病治疗指南一般仍推荐早期使用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抗真菌治疗,且新型隐球菌与格特隐球菌感染治疗方案暂时还没有区别。
参考资料
1.LaroneDH.MedicallyImportantFungi:aGuidetoIdentification.4th.WashingtonDC:ASMPress,
2.王瑞礼.医学真菌学——实验室检验指南.北京:人民出版社,
3.陈东科.实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图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广西医大睿谷医学检验中心是一家以广西医科大学为坚强后盾,依托医科大学多个重点学科、广西重点实验室、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等国内一流的科研机构、人才团队提供技术支持的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
医大睿谷现可开展多项高质量的医学检验项目,包括常规医学检验、病理诊断、精准医学检测、科研合作、健康管理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