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WHO发布HIV/AIDS患者隐球菌病指南,快来瞧瞧快来看
?至年间艾滋病毒检测和治疗的扩大已经使得死于艾滋病毒相关疾病的人数减少了50%。
尽管出现这了不起的进展,隐球菌病仍然是最重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也是艾滋病晚期患者死亡率的主要贡献者。低收入国家隐球菌脑膜炎估计一年的死亡率为70%,高收入国家也高达20-30%。
??这种高死亡率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诊断延迟和一线抗真菌药物的有限性和高成本。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低收入国家监测和管理能力有限。
那么,WHO新指南,对哪些问题提出什么重要的观点?
首先,如何诊断和快速筛查
隐球菌抗原检测重要、很重要、非常重要!!!
?1、腰椎穿刺术测脑压+脑脊液隐球菌抗原检测是首选方诊断方法。
2、若脑脊液隐球菌抗原检测不可获得,脑脊液墨汁染色检查是首选。?
3、若不能立即进行腰椎穿刺推荐快速血清、血浆或全血隐球菌抗原检测。?
4、若隐球菌抗原检测不可获得和/或无法快速获得结果,及时复诊,酌情进行进一步检查。
60个观察性研究的系统回顾发现,CD4≤/ulHIV/AIDS合并隐球菌流行抗原为6.4%(95%CI5.7–7.2%)。
在多项随机对照试验中,氟康唑初次预防的持续时间不同。在肯尼亚,马拉维,乌干达和津巴布韦进行的临床试验,氟康唑(mg/d)12周后停止。另一项试验是在乌干达进行的,氟康唑(mg,三次/周)直到CD4细胞计数达到/ul时停用。?各个国家指南应根据现有的情况确定最佳的预防时限。
接下来,抗隐球菌治疗(诱导期)建议有明确变化:从两周缩短为一周
除此以外,氟康唑+5-氟胞嘧啶或两性霉素B(2周)+氟康唑方案仍作为诱导期备选方案。
巩固期8周及维持期(二级预防)治疗方案不变。
维持期(二级预防)停药标准如下:
1、如果HIV病毒载量监测可以获得:若该患者对ART和抗真菌药物的维持治疗稳定一年以上并且依从性良好,并且至少一次CD4细胞计数≥/ul和HIV病毒载量检测不到。
?2、如果HIV病毒载量监测不可用:若该患者对ART和抗真菌药物的维持治疗稳定一年以上,并且至少一次CD4细胞计数≥/ul。
?3、如果2-5岁儿童对ART和抗真菌药物维持治疗稳定至少一年并且,CD4百分比大于25%或绝对计数/ul。
4、??对小于两岁的孩子隐球菌维持治疗不建议停止。
必须注意的是,控制颅内压,仍然是降低病死率的不可忽视的环节!
需密切观察有无颅高压症状和体征:
??头痛??
恶心呕吐
视觉或听觉的改变(如复视、失明或耳聋)
神志改变(从混乱到昏睡到昏迷)??视盘水肿
颅神经麻痹(如眼球运动问题,特别是脑神经VI)
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还有,常规情况用不用激素呢?
最后,关于开始ART的时机:鉴于可能增加死亡率,成人、青少年和儿童不宜立即开始ART。应抗真菌治疗4-6周后开始ART。
???感谢各位,一如既往
感一科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