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的“终点站”是尿毒症,但不意味着所以的肾病患者都会走到“终点”,没有走到终点的大有人在。尿毒症的发生率之只有1%,因此即使发展到了肾功能不全也不要过于害怕。
但控制住不发展到尿毒症不是件简单的事,需要医生和患者的积极和默契的配合,尽力延缓尿毒症的发展。如果能及时控制这些导致肾功能加速进展的因素,尿毒症轻易不敢来。
血压持续稳定,为护肾加砝码
高血压对肾功能的损害,相信肾友都有所了解,长期高血压会损害全身血管的情况,肾脏也不例外。血液压力过大导致肾脏组织缺血缺氧,只会造成肾脏二次损害。如何保持血压稳定?
肾友要做到:合理饮食,低盐饮食更有利于稳血压;坚持用药;适当运动;改善生活习惯如戒烟、不熬夜、学会放松情绪。
医生除了监督患者应该要做的事,应该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降压方案。
蛋白尿持续稳定,延缓肾功能
蛋白尿对肾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肾小球滤过方面,大量蛋白尿漏出会损害肾脏滤过功能,从而应肾脏排毒功能,不能及时排出毒素,形成恶性循环,病情只会越来越重。
正是蛋白尿有如此大危害,因此降蛋白非常关键。治疗蛋白尿目前没有特效药,但目前激素、免疫抑制剂、沙坦、普利类的降压药对降蛋白的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对大部分患者来说蛋白降到1g以下且持续保持稳定,对肾功能影响很小。为保持持续稳定:
肾友应该做到:坚持优质低蛋白饮食、低盐饮食,不要过度劳累,避免感染等情况。
远离肾毒性药物,避免二次损害
经常在我文章下面留言看到有些人推销自己“能治尿毒症”、“草药偏方”等等。先不管能不能治肾病,希望肾友能用分辨能力,正规的、科学的治疗才是保护肾功能的唯一方法。不要等发生了再后悔莫及。
常接触到的肾毒性药物之前也说过,比如感冒药、造影剂、含马兜铃酸中药等。
肾友应该做到:相信自己的医生,相信自己的判断,切勿操之过急。
预防并发症,避免肾功能恶化
肾病3期以后开始陆续出现各种并发症,必须高血压、高尿酸、血钾高、血磷高、贫血等等,都会进一步加重病情恶化。因此预防并发症是很关键的,一旦发现蛛丝马迹及时治疗才是王道。
肾友应该做到:定期复查,即使各项指标好转,也不要大意,复查才是检验肾功能的唯一标准;调整好心态,不少肾友心态比病情“更糟糕”,导致病情也越来越差。
其实最让肾友感到绝望不是尿毒症,是看不到治愈的希望。但希望所以肾友都能放宽心情,明白走好当下的路,才是对自己的负责,对病情最大的好处。
一、肾炎
肾炎也称肾小球肾炎,是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为基本临床表现的一组肾小球疾病。肾炎的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缓慢进展,如果迁延不愈就会导致肾功能损伤,严重出现肾功能衰竭。
1、根据病因,肾炎分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指没有明确病因而发生的肾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是指继发于其他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血管炎等而发生的肾炎。一般情况下,如果不特意说明,肾炎指的就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原发性肾炎虽然没有明确病因,但大多是呼吸道、消化道感染诱发的自身免疫损伤而引起,并因感染后加重。
2、根据病情,肾炎又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和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起病的蛋白尿、血尿和高血压等,常发生在链球菌或其他细菌、病毒感染后,具有自愈倾向。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出现的蛋白尿、血尿和高血压等,并短期内出现少尿或者无尿,肾功能急剧下降,半年内可能发展到终末期(尿毒症期),病情危重。
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血尿和高血压等超过三个月。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只有血尿或者微量蛋白尿,没有高血压、水肿等临床症状。
3、根据肾脏病理,分类更是复杂,包括①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②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③膜性肾病;④系膜毛细血管肾小球肾炎;⑤硬化性肾炎。非专业人士可以忽略这个内容。
患者出现了蛋白尿、血尿、高血压等,医生都先诊断为“肾炎”。这如同“肾炎”是一个杂物桶,只要出现了上述症状,都“装在”里面。随着深入检查发现了其他诊断依据,再把其从中“捡”出来,最后给出明确诊断,比如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肿瘤相关性肾炎等。
二、肾衰
肾衰是肾功能衰竭的简称。肾功能衰竭不是一个疾病,而是一个综合症,通俗的说,就是各种肾脏病严重到一度程度的状态。
肾脏具有排泄和内分泌功能。
人体每天的代谢废物都会随尿排出体外,同时,肾脏还通过对尿量的控制以及对钠、钾等物质排出或重吸收的控制来调节人体的血压和酸碱平衡。以上是排泄功能。
肾脏还分泌肾素、红细胞生成素、前列腺素,活化维生素D等,对人体的血压、红细胞生成、钙磷代谢进行调节。以上是肾脏的内分泌功能。
肾脏损伤到一定程度后,上述的功能就会下降,表现为水肿、代谢废物蓄积、酸中毒、高血钾、高血压、贫血、低钙、高磷、骨质疏松等,统称为肾功能衰竭。
血肌酐是人体的代谢废物之一,因其每天的产生量相对稳定,而且只通过肾脏排泄,所以,临床上以血肌酐水平来判断肾功能。如果血肌酐超出正常值,就被认为是发生了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衰竭不等于尿毒症。尿毒症是肾功能衰竭的终末状态,专业上称终末期肾脏病。只有当血肌酐超过μmol/L,或者肾小球滤过率小于15ml/min时,才称为尿毒症。
三、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相当于肾功能衰竭,是肾衰的过去称呼,现在已较少使用。
实际上,肾功能衰竭也好,肾功能不全也好,命名都比较乱,定义也不太明确。现在国际上统一使用慢性肾脏病(CKD)的名字,并以肾小球滤过率(GFR)为标准对其进行分期:
CKD1期:GFR90ml/min(肾功能正常)
CKD2期:GFR60-89ml/min
CKD3期:GFR30-59ml/min
CKD4期:GFR15-29ml/min
CKD5期:GFR15ml/min(或已经透析者)
通俗的说,CKD5期就是尿毒症期。
-END-
三毛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