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和潜血是诊断紫癜性肾炎的两个重要指标,那么,紫癜性肾炎患者的蛋白尿是怎么形成的呢?
专家介绍,当过敏性紫癜患者病情发展为紫癜性肾炎时,由于各种病理因素所致,滤过膜的屏障作用被破坏,如孔径变大或负电荷减少等,从而导致大量蛋白质漏出,且远远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故出现大量蛋白尿。
专家告诉大家,血液中的水及其溶质通过肾小球滤入肾小囊形成原尿,必须经过毛细血管壁的内皮细胞、基底膜和上皮细胞,这三层结构称为肾小球滤过膜。
三层滤过膜均有一定的孔隙,仅能允许一定分子量和分子直径的物质通过,因而构成滤过膜的孔径屏障,而三层结构的表面均被覆唾液酸蛋白,肾小球基底膜内、外疏松层富有硫酸类肝素,这些物质在人体体液环境中带有负电荷,排斥具有负电荷的溶质通过,从而构成了滤过膜的电荷屏障。
此外,位于肾小球毛细血管之间的球内系膜对于肾小球的滤过屏障有调节作用,因而对肾小球的滤过也起到一定的影响。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绝大多数。蛋白质不能通过肾小球的滤过屏障,特别是大分子和带有负电荷的白蛋白几乎完全不能通过,少量通过滤过膜的小分子蛋白质又能在肾小管被重吸收。
因此,虽然每天约10~15kg血浆蛋白流经肾循环。但从尿排出的蛋白不足mg。在肾病综合征时,由于各种病理因素所致,滤过膜的屏障作用被破坏,如孔径变大或负电荷减少等,从而导致大量蛋白质漏出,且远远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故出现大量蛋白尿。
专家强调,蛋白尿是诊断紫癜性肾炎的关键,如果出现过敏性紫癜症状,医院就诊,还要排除紫癜性肾炎的可能,要及时做尿常规检查,以免忽视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紫癜性肾炎的危害比较严重,要积极接受治疗,同时,还要做好日常预防和护理,及时预防感冒,注意运动锻炼,避免劳累过度,忌食烟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得帮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