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糖皮质激素的定义
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合成和分泌的一类激素的总称,其代表为皮质醇。正常人体内每天皮质醇的分泌量约20mg,由下丘脑-垂体轴通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控制,具有24小时的生物节律,上午8点左右血浓度最高。
二、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理
不同剂量和用法时,作用机制和途径不完全相同。小剂量时起效较慢。大剂量时起效快。
三.、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糖皮质激素作用广泛而复杂,且随剂量不同而异。生理情况下所分泌的糖皮质激素主要影响物质代谢过程,超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尚有抗炎、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
四、糖皮质激素的种类和临床选择
短效: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生物半衰期6~12h。
中效:如泼尼松(强的松)、泼尼松龙(强的松龙)、甲泼尼龙。生物半衰期12~36h。
长效:如地塞米松(氟美松)、倍他米松。生物半衰期48~72h。
目前,在肾脏病临床治疗上最常用的是中效剂,其中以甲泼尼龙为优。
五、糖皮质激素应用的注意事项
以下情况一般不使用糖皮质激素(禁忌):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肝硬化和门脉高压引起的消化道大出血、新近接受胃肠吻合术者。
以下情况慎用(严格掌握适应证,密切随访,及时防治副作用):严重感染(病毒、细菌、真菌感染和活动性肺结核等)、严重骨质疏松、严重糖尿病、严重高血压、精神病、青光眼和病毒性肝炎等。
六、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方法
口服用药:成人口服剂量一般不超过1mg/kg泼尼松(龙)(最大剂量不超过80mg/d)或甲泼尼龙0.8mg/(kg·d)。建议清晨一次顿服,逐步减量,减量时也可采取隔日清晨顿服。
静脉用药:严重水肿时,因胃肠道水肿影响糖皮质激素的吸收,可采用静脉用药。病情严重时也可采用甲泼尼龙静脉冲击治疗,剂量0.5~1.0g/d,连用3天,必要时重复1~2个疗程。
七、对激素治疗反应的判断
在肾病综合征时,根据应用激素后患者蛋白尿量的变化判断治疗反应。
⒈激素敏感:足量泼尼松(龙)1mg/(kg·d)或甲泼尼龙0.8mg/(kg·d)在治疗8周内,连续3天每24h的尿蛋白小于0.3g。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判断激素治疗的疗效时间可延长至16周。
⒉激素依赖:激素治疗有效,激素减量过程中或停药后2周内病情复发,连续出现2次以上。
⒊激素抵抗:使用足量泼尼松(龙)或甲泼尼龙治疗8周无效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的判断时间应延长为16周。
八、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一般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易出现副作用。主要副作用包括:
肾上腺:肾上腺萎缩、库欣综合征。
心血管系统: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中枢神经系统:行为、认知、记忆和精神改变。
胃肠道系统:胃肠道出血、胰腺炎、消化性溃疡。
免疫系统:免疫力低下,易患感染尤其是重症感染。
皮肤:萎缩、伤口愈合延迟、红斑、多毛、口周皮炎,糖皮质激素诱发的痤疮、紫纹和毛细血管扩张等。
骨骼肌肉系统:骨坏死、肌萎缩、骨质疏松症、长骨生长延缓。
眼:白内障、青光眼。
肾:水钠潴留、低钾血症。
内分泌系统:导致肾上腺萎缩和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类固醇性糖尿病。
生殖系统:青春期延迟、胎儿发育迟缓、性腺功能减退改变。
九、糖皮质激素在常见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一般建议在肾活检明确病理诊断的基础上,结合病因和临床特点决定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剂量、使用方法和时间。需密切评估疗效、不良反应,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一)适应证
⒈肾小球疾病:⑴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微小病变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和系膜增殖性肾炎、新月体肾炎);⑵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狼疮性肾炎、系统性血管炎、其他: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紫癜性肾炎等)。
⒉肾小管-间质疾病:包括特发性间质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干燥综合征等所致小管间质性肾炎、药物引起的小管间质肾炎。
⒊肾移植排异反应的防治
(二)具体使用建议(详见原文)
⒈肾小球疾病
⑴原发性肾小球疾病:①微小病变肾病②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③膜性肾病④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⑤IgA肾病⑥新月体肾炎⑦其他
⑵继发性肾小球疾病:①狼疮性肾炎②系统性血管炎
⒉肾小管-间质疾病
⑴特发性急性间质性肾炎
⑵药物所致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
⑶慢性间质性肾炎
3.肾移植排异反应的防治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糖皮激素治疗肾脏病的专家共识第一版》()编写]
(本共识源自《医脉通》网站,共识制定者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9.15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