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间质是分布于肾皮质及髓质,肾小球和肾小管之间的纤维结缔组织,包括血管、淋巴管及神经,是肾脏的支持组织。长期以来,人们比较注重于肾小球性疾病,而忽视肾小管间质性病变。其实肾小球疾病中最常见的如肾小球肾炎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小管间质内炎性细胞浸润(单核及巨噬细胞等)、间质纤维化和瘢痕形成,小管间质病变影响着肾小球病变的转归。大组临床病例统计发现约30%~40%的急性肾衰和20%~40%的慢性肾衰系由小管间质疾病直接所致。有鉴于此,肾小管间质疾病已成为今年国际肾脏病学研究的新热点之一,且进展迅速。
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或称慢性间质性肾炎)是一组以小管(萎缩)和间质(细胞浸润和纤维化)病变为突出表现的疾病,相应的肾小球及血管病变较轻微。临床上,特别是疾病的早期,以肾小管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而不是大量蛋白尿;到疾病后期则表现为慢性进展肾功能衰竭。临床发展过程愈隐匿,其间质纤维度愈严重。导致慢性间质性肾炎的原因很多,长期服用的药物或毒素所致慢性间质性肾炎,感染、血液系统疾患、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先天性遗传疾病、梗阻或反流性损害等。
在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小管间质性肾炎中,药物等所致的小管间质性肾炎占有很大的比例。其中,马兜肾病(AAN)是因服用含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药而引起的肾脏损害,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很多,包括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马兜铃、天仙藤、寻骨风、朱砂莲等。AAN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根据临床及病理表现可分为急性型、肾小管功能障碍型和慢性型。该病发展较快,危害较大,关于该病的治疗,目前尚无成熟的方案,国内外一些学者认为类固醇激素具有一定疗效,不过仍需更多临床试验验证。,其病理常表现为:光镜下肾间质呈寡细胞性纤维化,肾小管萎缩或消失,肾小球基底膜程缺血性皱缩。毛细血管襻塌陷,直至进展为缺血性硬化,小动脉壁增厚。免疫荧光检查多阴性。电镜下肾间质可见束状胶原纤维,肾小管基底膜增厚,肾小球萎缩及毛细血管壁塌陷。
陈以平教授认为本病是由药邪蕴肾,伤肾蚀气所致,肾气虚则州都气化失常,下关约制无权则表现为乏力、尿多、蛋白尿、糖尿和氨基酸尿;并可因气虚而血失推摄,滞于肾络或溢于络外而出现病理上的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故药毒伤肾,气虚血瘀是其病机关键。
根据病因病机,对慢性小管间质纤维化的治疗当补气益泉救肾方加减变化(蝉花15g,黄芪30g,山茱萸12g,桑螵蛸15g,桃仁15g,红花6g)。功效:黄芪甘温长于补脾肾之气,以脾肾气壮则一身之气皆壮;蝉花甘寒,功在滋脾肾之液,俾津足气旺,阴生则阳长。山茱萸、桑螵蛸职在补肾摄精,缩泉止遗。桃仁、红花擅长活血化瘀,通络散结。诸药共奏补气益泉,活血散结之功。参照现代药理研究分析,黄芪能降低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减轻肾脏病理损害。蝉花能减轻输尿管结扎所致的肾间质纤维化、肾间质中胶原IV的堆积,减少α--SMA的表达。桃仁、红花有抗凝、抗炎和抗纤维化作用。诸药相舞,故能减轻间质肾炎的小管-间质损害,使病情趋于稳定或康复。
陈以平教授在长期临床治疗间质性肾炎过程中探索总结形成了一个经验方—金蝉(蝉花)补肾汤(蝉花、黄芪、山茱萸、黄精、莪术等),成为临床常用的协定处方。研究表明金蝉(蝉花)补肾汤通过保护肾间质微血管而减少肾小管间质慢性损伤,是延缓肾间质纤维化,治疗慢性间质性肾炎的有效方剂。
产品名称】蝉花虫草粉
%蝉花子实体
60克/盒(1克X60包)
亚健康人群的养生健体,延缓衰老、预防及控制三高、改善脂肪肝、改善睡眠、缓解便秘
2-6包/天,温水或酸奶、粥等调匀服用
公司-
健康-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