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场秋雨下来,气温低到让人想穿棉袄
季节交替带来的感冒也不少
“想好得快,就输液”
于是,小感冒也要大输液
成了司空见惯的选择
曾以中医诊疗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中国
如今因一年人均8瓶的输液体量
被外界称为“输液大国”
可您知道吗?这种我们认为见效快的诊疗方式
实际上却在一定情况下威胁着我们的健康
过度输液是一种危险的给药方式!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一年输液量超过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液8瓶,每10个门诊患者中有3人被输液,一年约有20万人死于输液不良反应。
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需要通过输液来解决。为了纠正认识误区,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治疗效果,引导老百姓规范用药、科学用药,使患者得到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医院决定从10月1日起,取消53种疾病门诊输液,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
关键词:这53种疾病不必要输液
??儿科(根据患儿情况决定是否输液)
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
2、小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4、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妇科
1、慢性盆腔炎。
2、慢性子宫颈炎。
3、无症状的子宫肌瘤。
4、前庭大腺囊肿。
5、阴道炎、外阴炎。
6、原发性痛经。
7、不合并贫血的月经不调。
??内科(建议慢性病患者规律性口服药)
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
3、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
4、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5、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
6、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窘迫。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8、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9、高血压亚急症。
10、慢性浅表性胃炎。
11、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
12、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3、轻度结肠炎。
14、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
15、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
16、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
17、急性膀胱炎。
18、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
19、单纯的房早、室早。
20、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21、无特殊并发症的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
22、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
23、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24、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外科(能简单治疗,不静脉注射)
1、体表肿块切除术后。
2、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
3、轻度软组织挫伤。
4、小型体表清创术后。
5、浅静脉炎。
6、老年性骨关节炎。
7、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
8、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
9、慢性劳损性疾病。
10、慢性膀胱炎。
11、慢性前列腺炎。
12、前列腺增生。
13、无合并症的肾结石。
14、精囊炎。
15、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无并发症者。
16、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
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
关键词:为什么要停止过度输液?
据了解,静脉输液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我国快速发展。输液具有"给药直接"、"见效快"等优势,但是它也有不少弊端,尤其是过度输液!
??输液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如药物过敏反应和输液反应等,发生率要远高于口服药的不良反应。
??输液过程中可能存在风险,静脉通道打开后,各种细菌病毒可能由此入侵。
??容易造成抗生素滥用现象,医药费用支出增加......
关键词:滥用抗生素是问题隐患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其实被公认为是医疗常识,也是医疗行为基本原则。因为过度输液如滥用抗生素、抗菌药,会增强病毒的耐药性,形成抗生素依赖,可出现肺肉芽肿、肺水肿、静脉炎症和过敏反应,加重身体代谢的负担等。
过量使用抗生素对公众卫生安全引起巨大隐患。滥用抗生素的后果,很可能感染上几乎对所有抗生素有抗药性的“超级细菌”,造成“无药可救”的严重后果。
关键词:什么情况下需要输液?
来源:新华网、江门日报、
广州日报、巩义新闻广播等
巩义搜整理编排编辑:二丫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
你对输液持什么态度?
欢迎底部留言区互动讨论
关键词回复:公交│机场大巴│喷泉│信用卡│美食丨美景│长寿山丨客运站丨小龙虾│快递│快跑│KTV丨住宿│停车位│家装│单位电话│巩城丨方言丨村镇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