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肾小球肾炎原因
肾小球肾炎特征
外部性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治疗
肾小球肾炎手术
肾小球肾炎预后

学生医案丨从案例谈五淋散治疗肾盂肾炎的体

医治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1698.html

文章作者:邓哲

图文编辑:张凌瑶

责任主编:胡玉星

01

案例展示

基本信息:患者,女,74岁。

主诉:尿频尿急伴小腹胀痛7天

现病史:患者诉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最多达20余次/日,尿灼热感,量短少,伴有小腹胀满疼痛较甚,覆以热水袋而腹痛加重,眼睛胀痛难睁且干涩,颜面轻微浮肿,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口干口苦,手足心热,形寒畏冷,大便溏稀,3~4次/天,夜寐较差,心烦气躁,平素性格急躁。舌暗红,根部薄黄腻,脉弦而数。

既往史:多发性脑梗塞,小脑萎缩,肾盂肾炎,干眼症,支气管炎病史。

诊断:中医诊断:淋证

西医诊断:急性肾盂肾炎

处方:四逆散合五淋散加味*3剂

药后反馈:患者予以急诊留观,服上方当晚疼痛即减,可安眠入睡。3剂后自觉小腹胀痛减轻50%,尿频尿急减至7~8次/天,恶心欲呕已除,眼睛胀痛难睁显减。后转入住院部继续治疗。

02

案例分析

此患者为我在急诊值夜班时所接诊的一个病人,当时肾盂肾炎急性发作,若以西医处理,当予以抗炎抗感染,但此患者对各类抗生素皆过敏,遂采用纯中药治疗。

病机分析

此患者一系列症状皆指向于肝经,足厥阴肝经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而此患者从阴器、小腹、胃脘、眼睛、头部,一系列症状皆围绕着肝经的循行。

痛责之于肝,肝主疏泻,疏泻气机,肝经气机不利,肝郁气滞,郁阻于小腹则胀满疼痛,气郁越甚则胀满越甚,气郁化热则遇热加重;肝气郁结化热,耗伤肝之阴血,肝所主身之筋膜失养,拘急挛缩,疏泻二便不利,则小便尿频尿急尿痛,大便溏泄;肝开窍于目,肝经筋膜挛急则眼睛胀痛难睁;肝气犯胃则恶心呕吐;肝气郁而不达表则形寒畏冷而手足心热。

四逆散疏肝缓急止痛

处以四逆散,《伤寒论》第条曰:“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柴胡以疏泻肝经气机,枳实破结气而除里热,重用芍药、甘草,以柔肝缓急止痛。由条文可知四逆散可以疏泻二便,可从其疏泻气机,缓解大肠及膀胱筋膜挛急来理解。

五淋散柔肝清热利湿

五淋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茯苓、当归、甘草、白芍、栀子五味药组成,用以治疗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尽,脐腹急痛,发作有时之五淋症。有清热祛湿,利水通淋之功。“五淋”,是石淋、气淋、膏淋、劳淋、血淋的合称。方中栀子苦寒,清热利湿,泻火凉血,茯苓甘淡利湿,以除膀胱湿热,《本草纲目》卷31称其“泻心、小肠、膀胱湿热,利窍行水”。与栀子相合,可增利水通淋之效。肝体阴而用阳,当归配白芍,养血柔肝缓急。加入竹叶取自导赤散以清心火,枳实配白术加厚朴行气除胀,车前子加强利下焦湿热。

全方疏肝气,解肝郁,缓肝急,清湿热,3剂则诸症减矣。因当时患者为夜间就诊,医院药房夜间只有配方颗粒,药效远不及汤药,若处以汤药,当收效更佳。

03

此案例何不处于五苓散或猪苓汤?

处方以后,带教老师问我,为何不用五苓散或猪苓汤,而用五淋散?答曰:五苓散与猪苓汤皆治下焦蓄水证,五苓散为气化不利,水蓄膀胱而致小便不利,少腹硬满;猪苓汤为热盛阴伤,水热互结于下焦而致小便不利。两方皆侧重于利尿除湿,而无缓急止痛之功。且西医对急性肾盂肾炎的定义,是指肾盂黏膜及肾实质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在定义上就指出了有黏膜的病变,黏膜在中医中可理解为筋膜,全身之筋膜皆为肝所主。案例中患者虽夹有湿热,但以疼痛为主症,痛责之于肝,当务之急应缓解其疼痛之症,肝经筋膜拘急,气机不利则疼痛难忍。五淋散方中当归配白芍,芍药配甘草皆为柔肝缓急止痛之品,加以栀子清肝泻火解毒,配茯苓利下焦湿热,是一首清热柔肝,缓急止痛之良方,更适用于当前症。

04

后记

中医并不是慢郎中,学好中医,并用好中医,在急诊、ICU等以西医为主的急重症科室,同样大有用武之地,潜心修炼,不忘初心,沉淀厚积方可有朝迸发。

尹老师点评

此案思路清晰,辨证准确,选方精当,疗效自然可期!但还是建议用原方,不要加减,不建议加厚朴,白术:四逆散重在疏肝解痉以止尿痛尿频;五淋散重在养血柔肝缓急,清肝止淋。两者合方,就可以取效,厚朴白术加入反而画蛇添足!

从方剂到临床团队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yanasy.com/sxqsyss/5481.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