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字,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一)糖尿病肾病概述
(二)如何发病以及糖尿病肾病的分期
(三)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一)糖尿病肾病概述
糖尿病肾病属于慢性肾病的一种,慢性肾病进展到终末期就是慢性肾衰竭,也就是尿毒症,需要定期透析,或者做肾移植治疗,严重降低生活质量,增加家庭的医疗负担,早期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无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30%-40%的患者可出现肾脏损害,这个比例是很高的。在发达国家,糖尿病和高血压是慢性肾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在我国,糖尿病和高血压也是仅次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因之一,但是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在不久的将来,这两种疾病也将成为慢性肾病最主要的发病原因。由于糖尿病肾病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因此及时防治对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意义重大。
在我国,95%的糖尿病患者属于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发病隐匿,很多患者起病时没有症状,往往在发病多年之后才被确诊,所以从糖尿病发病,到出现肾脏的损害,具体时间难以统计。不过总体来说,2型糖尿病患者从确诊到出现糖尿病肾病,时间并不是很长。根据部分研究资料,大概有5%的患者,甚至在糖尿病发现的同时已经出现了糖尿病肾病,所以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应该早期筛查肾功能。原则上说,在糖尿病确诊的同时就应该进行相关筛查。
糖尿病肾病由轻到重分为5期。
在肾病的1-3期,患者常常没有任何症状,所以主要通过化验检查进行筛查。主要的筛查项目是尿微量蛋白。这医院都可以做,比较简单实用。但是需要说明一点,单纯的微量白蛋白尿阳性,不一定就是糖尿病肾病。因为尿蛋白对诊断糖尿病肾病没有特异性。很多其他的情况也会导致结果阳性,比如当糖尿病病情控制不佳时,或者患有泌尿系感染、剧烈运动、原发性高血压、心衰等。但如果糖尿病控制的很好,也没有上述情况,检测结果阳性,一般建议同时查一下眼底,因为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一种,眼底检查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判断究竟是糖尿病肾病还是其他的肾病。如果还是不能鉴别,必要的时候可以做其他检查,比如肾脏穿刺活检等来明确诊断。
糖尿病肾病一旦发展到终末期,是不可逆的,无论如何治疗,也只能延缓病情的发展。而在肾病的早期,如果进行积极治疗,肾脏的病情是有可能逆转的,所以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
(二)如何发病以及糖尿病肾病的分期
糖尿病如何导致肾脏病变呢?根据目前的医学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遗传因素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有些人血糖控制的很好,仍然发生了肾病,有些人血糖一塌糊涂,肾脏却没事,主要跟遗传有关系。这个结论来自于临床上统计的一些数据,比如,男性发生糖尿病肾病的比例比女性高;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下,非洲人及墨西哥人比白人更容易发生糖尿病肾病;同一种族中,某些家族容易患者糖尿病肾病,1型糖尿病患者比2型糖尿病患者患糖尿病肾病的比例更高。这些数据都提示遗传因素可能起重要作用。
2.肾脏负荷大
几乎任何糖尿病肾病均伴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压导致患者的肾小球出现高灌注和高滤过,并且增加蛋白摄入后升高的程度更显著。所以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3.代谢异常导致肾脏病变
糖尿病本身就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体内存在多种细胞因子的异常,另一方面血糖过高也可以直接导致肾脏损害,主要是影响肾脏的代谢功能,促进肾小球逐渐发生病变。
糖尿病肾病由轻到重分为5期,我们今天来分别了解一下各期的特点:
1期的患者,主要是生理学上的改变,就是肾脏的负荷增加,肾脏的结构还没有出现明显的改变。
2期的患者,肾脏开始出现一些轻微的病理学上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是通过病理解剖发现的,医院的常规检测还是正常的。
到了3期,尿中开始出现微量白蛋白,有些患者血压会逐渐升高。尿中也出现持续的微量白蛋白尿。常规的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就可以发现异常。但是患者大部分仍然是没有症状的。所以我们强调的早期筛查,其实是为了查出有没有3期的肾脏损害,这个阶段的患者,如果积极治疗,肾脏的病变是有可能逆转的,如果控制的好,至少也能保持情况的稳定,不影响生活质量。
而到了糖尿病肾病的4期,病情往往进行性发展,基本没办法逆转,这时候的治疗,往往只能延缓病情的发展,血压逐渐升高,患者的抵抗力逐渐下降,生活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到了糖尿病肾病的5期,也就是终末期肾衰竭,俗称尿毒症期,这个阶段的患者,肾脏基本丧失功能,需要定期透析治疗,或者做肾脏的移植治疗,生活质量大大下降。
(三)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方案要根据不同的分期来制定。临床上主要针对以下几方面:
1.控制血糖、血压、血脂
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三高。糖尿病患者在出现肾脏病变之后,血糖的稳定性会下降,波动会增加,肾脏病变越严重,这种变化就越明显,血糖既容易升高,也容易发生低血糖。所以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控制血糖的难度会更大。如果患者肾病比较严重,末梢血糖波动的范围可以适当的放宽,一定要尽量避免出现低血糖。一般要求糖化血红蛋白应尽量控制在7.0%以下。具体的药物选择,无论哪一期,都建议应当尽早使用胰岛素。如果是口服降糖药,在肾功能出现异常之前,可以根据患者胰岛功能、血糖的特点和是否肥胖来选择个体化的方案。如果肾功能出现异常,尽量选择较少经肾脏排泄的药物,比如阿卡波糖、吡格列酮等。这些药主要在肝脏代谢,对肾脏影响很小。中晚期的患者建议停用所有口服降糖药,使用胰岛素。血糖控制的好,可以改善肾脏的生理功能,减少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延缓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糖尿病肾病中高血压、高血脂不仅常见,同时它还会进一步加速肾病的发展。要积极控制血压、血脂。降压的目标在伴有蛋白尿者血压为小于等于/80mmHg。调脂的目标:总胆固醇小于4.5,甘油三酯小于1.5,低密度脂蛋白小于2.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于1.1。具体的用药方案也是需要个体化。
2.饮食疗法
高蛋白饮食加重肾脏损害,因此主张以优质蛋白为原则。优质蛋白,也就是以动物蛋白为主,比如瘦肉、鸡肉、鸡蛋、鱼肉,但是也不必过分限制植物蛋白如大豆蛋白的摄入。主要是限制摄入量。一般要求每天每公斤体重0.8g,这个蛋白摄入量换算成食物是多少呢?我们拿鸡蛋举例,一个鸡蛋的重量在50克,含蛋白质7克,因此严格说一个体重7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需要的蛋白质换算成鸡蛋就是70×0.8÷7,8个左右。对于已经有大量蛋白尿和肾衰竭的病人,应该降低到0.6g,也就是一顿饭摄入的蛋白质不超过2个鸡蛋的量。中晚期肾功能损伤病人,还要补充α-酮酸,医院和药店都有卖,按说明服用即可。
3.器官移植和透析治疗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也就是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在美国约占肾移植病人的20%。它的总体的效果远远好于透析治疗。不过单纯肾移植并不能防止糖尿病肾病再发生,也不能改善其他的糖尿病合并症。所以手术后还要继续严格控制血糖。没有条件的患者,可以选择定期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本身的糖尿病并发症多,尿毒症出现较早,应当适当放宽透析指征。我们常用的透析方式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各有利弊,要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情况来选择。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我们只能学习一下总的原则,具体的要求需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详细制定。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