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儿科常见的肾脏疾病,好发于5-14岁之间的学龄儿童,当家长发现孩子不明原因出现眼睑、颜面浮肿、尿色红时,医院检查尿常规,并将病史详细的告诉医生,由医生判断是否患有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以肾炎综合征(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绝大多数该病是因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发生免疫反应所致。在发病前1-3周患儿有上呼吸道感染(多为扁桃体炎)或猩红热或皮肤感染(多为脓疱疮)。
典型表现为:
前驱感染病史:1-3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史,或2-4周前有皮肤脓疱疮史。
水肿:初期以眼睑及颜面为主,渐下行至四肢,呈非凹陷性。
少尿:学龄儿童每天尿量小于ml,学龄前儿童小于ml,婴幼儿小于ml。
血尿:几乎全部病人都有血尿,40%患儿尿色为淡红色洗肉水样或茶色尿,称肉眼血尿,1-2周后转为镜下血尿,其余患儿尿色正常,无肉眼血尿,但尿常规检查发现红细胞超标,为镜下血尿。
蛋白尿:部分患儿尿蛋白阳性,但蛋白尿一般不严重,且转阴时间较快。
高血压:见于30%-80%的病例,一般为轻-中度高血压。大多于1-2周后随利尿消肿后血压降至正常。(学龄儿童≥/90mmhg,学龄前期儿童≥/80mmhg,婴幼儿≥/70mmhg为高血压)
实验室检查异常:尿常规:血尿、蛋白尿,有一过性贫血,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升高,血沉(ESR)升高,补体C3下降(6-8周后恢复正常),自身抗体正常。
不典型及严重表现:需就诊肾内科,医生做出及时判断,明确诊断。
治疗:
此病为自限性,主要是对症治疗,防止急性期危及生命的严重表现。
1.休息
2.饮食:高血压者限盐
3.抗感染:青霉素应用10-14天清除感染灶。
4.利尿:限水、限盐后仍少尿、水肿者用噻嗪类或呋塞米利尿。
5.降压:休息,限水、限盐、利尿后血压仍高者予降压药
随访观察:
预后良好,95%的患儿能完全恢复正常。
1.尿量:一般病程2-3周逐渐增多。
2.水肿:一般2-3周随尿量增多而改善。
3.血压:水肿消退后2周左右降至正常。
4.尿常规:镜下血尿多在6个月内消失
5.血沉:正常后可上学,但3月内仍应避免剧烈运动。
6.补体:6-8周恢复正常。
7.肾功能:定期复查至正常。
附儿肾之家门诊时间:
儿肾之家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