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体肾炎因多种原因如抗体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袢断裂,炎症细胞和炎症因子进入鲍曼氏囊,鲍曼氏囊上皮细胞增生、巨噬细胞活跃,最终形成新月体,分为细胞性新月体、细胞纤维性新月体和纤维性新月体。新月体性肾炎由免疫炎症介导,多数患者自身抗体阳性。新月体性肾炎根据免疫病理可分为三型或五型,我国以三型分类法为主,将新月体性肾炎分为抗GBM抗体型(Ⅰ型)、免疫复合物型(Ⅱ型)和少免疫沉积型(Ⅲ型)。
新月体性肾炎各型特点
新月体性肾炎可采取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环磷酰胺(CTX)、强化血浆置换疗法或Rituximab进行治疗。其治疗方案取决于具体肾脏病理类型,因此需明确病因后根据病理类型确定治疗方案。
新月体肾炎的诊断与治疗流程
抗GBM抗体型
抗GBM病仍然是我国内科医生的重大挑战,其发病率较低,约为1-2例/百万,占RPGN的10%-20%,是最严重的肾小球病,最易发展为ESRD。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又称Goodpasture综合征,其主要靶抗原为存在于肾、肺部的IV型胶原α3链非胶原区1[α3(IV)NC1]。抗GBM病光镜下可见新月体形成比例高、类型较为一致。荧光显微镜下可见IgG/C3线样沉积,约50%不典型,与肾小球严重受损、该病发生在其他肾小球病基础上有关。抗GBM病不能依赖肾脏免疫确诊,其不同临床表型背后存在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治疗因机制而异,更多取决于抗GBM抗体的致病性。
抗GBM抗体演变的规律
免疫复合物型
免疫复合物型可分为狼疮肾炎和IgAN,研究表明肾脏预后与新月体形成、是否缓解、是否复发密切相关。因此起病时应积极治疗、争取临床缓解。新月体IgAN的多中心队列研究显示,新月体IgAN长期预后差,血肌酐是影响预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寡免疫沉积型
寡免疫沉积型可以分为ANCA相关小血管炎(AASV)和补体活化相关疾病。我国AASV以抗MPO抗体为主,老年人较多,肾、肺受累严重。针对AASV的病理生理学机制,靶向介导ANCA刺激的中性粒细胞活化补体C5aR的治疗已进入二期临床试验。补体旁路途径相关疾病包括C3GN,aHUS等,分别与C3b、iC3b、C3dg和C5b-9等致病补体的激活有关。
AASV的病理机制
总结
新月体肾炎多与自身免疫相关,明确自身抗体及其免疫学特性有助于早诊断、个体化治疗。强化免疫抑制仍然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对病理生理机制的了解有助于发现新的治疗手段,血浆置换可能对多种类型新月体肾炎有效,抑制补体活化可能成为AASV潜在的治疗方法。
携手同道,邀您参与,筑起我们防范医疗事故的长城!
我们为您提供专业资讯,致力于协助医护人员减少手术医疗事故,防范医患纠纷。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发布咨询,如非特别注明,均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向广大医护工作人员传递更多信息、促进学术交流、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请广大医护工作人员认真鉴别。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对使用本平台信息和服务所引起的后果,本平台不负任何责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