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
进入冬季,室外寒冷、室内暖和,一冷一热的变化很容易让婴幼儿生病。医生们提醒,幼儿急疹虽然一年四季可见,但以冬春季发病居多,而且初期很容易与普通感冒混淆。
Question1
什么是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基本上都是在高烧之后出疹子。一般来说,大多数6—12个月的幼儿都得过此病。起病前多无征兆,突然高热起病,体温在几个小时之内能升高到39℃-40℃,来势汹汹,但初期发热时宝宝精神状态较好,高热持续3到5天后,体温骤然下降,热退后,在颈部、躯干的皮肤出现玫瑰红色斑丘疹,出疹后1-2天,疹子会慢慢退。
大部分孩子会得幼儿急疹,几乎是得一次后终身免疫的疾病,幼儿急疹的二次感染罕见。幼儿急诊和普通感冒的症状极为相似,前期都有发热症状,甚至连血常规的检验指标也差不多。只有在退热后,才会出现粉红色的皮疹,这才能最终辨认。
去医院前如何处理发热症状?
1.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
2.温水擦拭。一般就是擦浴有大血管的地方,这样降温的速度比较快,对于缓解孩子的高热是有很大好处的,一般的地方就是两侧的颈部,双侧腋下,双侧大腿根部,这六个部位是擦浴的主要部位。
3.用退热贴。
4.多喝水。
5.卧床休息。
Question2
Question3
幼儿急疹的预防
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无症状的成年人是其传染源,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胎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得到抗体,但6个月后,宝宝从母体得到的抗体逐渐消失,而此时自身的抗体还没有产生,免疫功能也尚未健全。
所以,幼儿急疹多发于6个月~2岁的宝宝。
幼儿急疹多为散发病例,一般不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但与患者密切接触就完全有可能被传染。
由于幼儿急疹的潜伏期是是1周~2周,所以,如有接触,应密切观察宝宝,一旦出现高热,应立刻采取措施暂时隔离并加强护理。
幼儿急疹预防的关键,在于不要与患幼儿急疹的宝宝接触。同时,提高宝宝自身的免疫力,从根本上防患于未然。
几种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
麻疹:1-5岁儿童发病率最高,麻疹患儿有发热、咳嗽、流涕,眼部症状突出,表现为结膜炎、畏光、流泪,发热第2-3天在口腔对着下臼齿的颊黏膜上可见麻疹黏膜斑,发热3-4天后出疹,出疹期体温更高,出疹顺序自头面部→颈→躯干→四肢,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退疹后皮肤有色素沉着及脱屑。
风疹:1-5岁儿童多见,全身症状较轻,典型表现为耳后、颈后、枕后淋巴结肿大伴有触痛,持续一周左右;皮疹在淋巴结肿后24小时出现,出疹顺序自面部→颈→躯干→四肢,多为斑丘疹,疹间有正常皮肤,退疹后皮肤无色素沉着及脱屑。出疹时可伴有低热,持续1-3天。
猩红热:3-7岁儿童多见,全身中毒症状重,高热、咽峡炎、杨梅舌、口周苍白圈、扁桃体炎,发热1-2天出疹,出疹时体温高,皮疹最先见于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等处,于24小时内遍布全身,在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潮红的基础上,有均匀、密集的红色细小皮疹广泛分布,呈鸡皮样,摸起来似砂纸感,持续3-5天退疹:疹退一周后开始脱皮,轻者呈糠屑样,重者则大片状脱皮。少数患者在病后2-3周发生风湿热或急性肾小球肾炎,要加以注意。
肠道感染:某些肠道感染可伴有皮疹。患者可有发热、咽痛、结膜炎、腹泻、淋巴结肿大,发热时或热退后出疹,为散在的斑疹或斑丘疹,很少融合,1-3天消退,不脱屑。有时可呈紫癜样或水疱样皮疹。
药物疹:有的孩子用某些药物会出现皮疹,摩擦及受压部位多见,可呈荨麻疹、斑丘疹、疱疹或猩红热样皮疹。
Question4
往期回顾:
进入儿童水痘高发季,专家支招预防和护理
多少哺乳期妈妈发烧硬挺着,就为宝宝吃一口安全奶?
进入手足口病高发期,该做点儿什么来保护孩子?
让幼儿园纷纷停课的疱疹性咽颊炎,到底是什么?
和babycare俱乐部一起做最棒的爸爸妈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